“七年之痒”就过不去的坎吗发表时间:2021-01-11 19:19 有很多婚姻为主题的电影起到一种教化引导的作用,弘扬家庭价值这一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石。电影传播的理念,提供的感动,促使处在七年之痒带来的家庭危机之中的夫妻认识到家庭的重要和来之不易,唤起他们相互理解包容、努力修补家庭关系的意识。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七年之痒的本质,仅凭道德自律和良心发现激发出的对于彼此的善意和对以往生活来之不易的感念,打着理解万岁的旗号掩盖矛盾,仍然是治标不治本。就像用力榨出了水果的最后一滴汁液,剩下的仍然是干涸。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遇到类似的危机之后,陷入不断和解不断危机的恶性循环的原因。很多人会说为了孩子坚守婚姻,忍受痛苦。 但是越来越多80后、90后受到新时代新思想的洗礼,认识到短暂的人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很少愿意忍受索然无味的生活,更不会对伴侣的出轨和背叛忍气吞声。所以近年来中国年轻人中的离婚率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 那么七年之痒的根源和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七年之痒的生物学依据是人的细胞平均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人类婚恋中的“热恋—婚姻—无趣—疲惫—逃离”也表现为大致相符的周期。七年之痒的社会原因可能是工作生活的压力,双方性格上的矛盾、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生活的不和谐,双方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纠纷等等一系列原因的综合。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源和本质的原因,七年之痒的根源和本质是人性的不甘平淡、渴望新鲜。 进入中年,婚后数年,恋爱时的激情和新鲜感早已经荡然无存。紧张繁忙的工作,平淡琐碎的生活,使得人们像像搁浅在沙滩上快要被太阳晒干的鱼,极度渴望雨水的滋润。只有善于用心经营感情的两个人,为了跟上彼此的脚步努力提升自己,用生活情趣维持住激情和新鲜感,像早期人们保护火种那样小心翼翼却又能如鱼得水,才能不让彼此的心灵干涸,才有资格拥有幸福的婚姻。除此之外的多数婚姻不过是为了繁衍后代和相互陪伴过日子,能够转化为不忍割舍的亲情已实属难得,很难称得上是幸福。 但是千金易得,知音难觅。能够与有着共同生活观念,生活情趣,志同道合又能相互激励的知音牵手度过一生更是难于上青天。这些茫茫人海中凤毛麟角的神仙眷侣也是大家在生活中艳羡的对象。如果你也想做一个有心人,渴望拥有幸福的婚姻,就要在与伴侣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尽量培养两个人共同的生活情趣、兴趣爱好,哪怕是多一点两个人一起下馆子、看电影、旅行的二人时间,不断制造简单的惊喜和浪漫,维持住激情和新鲜感其实并不难。不应该打着工作忙应酬多、照顾老人小孩、家务多没心情、都老夫老妻了、不要瞎折腾、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旗号,忽视感情需要经营,感情会被无聊的生活榨干的真相。如果彼此都不去想办法滋润对方快要干涸的心灵,实际上是在把对方推到出轨的边缘。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男人应该努力保持自己的风度,女人也应该努力保持自己的气质。很多人在外人面前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回到家里就觉得自己应该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衣衫不整,东西乱丢,面容枯槁,邋里邋遢,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惰以及对伴侣的不够尊重。之前听朋友说起一个段子,如果你娶了一个日本老婆,你可能永远看不到她的素养,因为她起得比你早,睡得比你晚。她化妆时你还在睡觉,她卸妆时你已经入睡。虽然我们提倡淡妆和素颜美,而且这种用展现自己最好一面来尊重伴侣的做法有点夸张,但是也值得中国的夫妻们去反思自己的居家形象,予以借鉴。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你能够克服懒惰的天性,在婚后仍然努力展现给伴侣自己最美的一面,谁都会忍不住更爱你一点! 所以,克服七年之痒只寄希望于道德自律和良心发现是不够的,内外兼修,用内在的情趣想法和外在的风度气质,维持住感情生活中的激情和新鲜感才是收获一个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不二法门。 下一篇相亲总是不成功怎么办
|